持戒為本

持戒為本

很多人都會認為,學佛不一定要去受戒,只要多做好事就可以了。
其實「持戒」跟「修善」二者在內涵上完全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樣,那麼到底「持戒」跟從事「慈善事業」最大的差異在那裏呢?

「持戒」乃是我們內心的一種「警覺」功能,它是修行的推動力!

當我們這一念心跟人事接觸,受到外境的刺激,心中便會生起煩惱。一般人,遇到染汙的因緣,就隨它去,要發脾氣,就發脾氣,要起貪欲,就起貪欲;但是持戒的人,他在煩惱活動的時候,會產生一種「自我警覺」的功能,內心自然會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告訴自己:「不可以!我不能這樣做!」,也就是在造惡之前有「防非止惡」的作用。萬一你控制不了,你還是去造作,事後也會產生「增上慚愧」,你一定會向內自我反省,尋求懺悔。

所以,持戒對我們的生命,有極大的影響力:
一個是事前的「防非止惡」,減少過失;
一個是事後的「自我反省」,發露懺悔。
 
當你開始持戒,你的生命也就開始轉變了!

藉由如法的持戒、發願,使令我們的心,轉成一種清淨心,不再墮入無明妄想,讓惡習漸漸消除,此時成佛之道,算是成功跨出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