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颂 直解(淨律佛學院)

唯识学派的重要教法  出自千部论师天亲菩萨

造颂者天亲菩萨在唯识教派的地位,犹如智者大师在天台宗的地位一样。弥勒菩萨(唯识宗的初祖)将《瑜伽师地论》传给无着菩萨(二祖),此时唯识的教法并不兴盛。一直到天亲菩萨(三祖)在被哥哥无着菩萨善巧度化之后,回小向大,也在大乘造论五百,其中包括很多唯识的论典,这时唯识的教义才真正发扬光大。

这位被后人尊为千部论师的大菩萨,在早期所造的唯识论典,大部分都是跟外道的辩论,就着某一个观念的发明。而《唯识三十颂》是在他灭度的前一年应弟子的祈请,将唯识学主要的理论方法跟修学次第加以完整的介绍,是他最具代表性、思想最成熟的论典。

在“万法唯识”的宗旨当中,“万法”是所变现,“唯识”是能变现。万法包括了所有十法界的色心诸法,有六凡法界生死的杂染法,也有四圣法界涅槃的清净法。“唯”的安立是强调这一切法的生起都有一定的因缘——它唯独是我们的心识所变现。这样就遮止了境界是离心而有,否定了部派佛教认为离开我们这一念心有法的存在。“识”的安立是在提醒非空的思想,遮止我们落入空亡。就是说,虽然一切法是心所变现,但是我们心识的造作有一定的善恶的功能,这是不容许我们忽略的。这就使令我们离开小乘部派的着有,也离开中观学者的偏空,引导我们悟入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

关于万法唯识的思想,虽然七岁的沙弥也能有一些概念,但一涉及这个心识是如何变现万法的,就连出家很久的老和尚都很难了解这当中深妙的道理,原因就在于依文解义,有教无观。凡夫的内心如果只有文字的理解而没有经过止观的训练,当它跟法一接触的时候就会认为这个法是有真实性的。也就是说这个法跟我的心没有关系,它离开我一念的心而有它一个主宰的体性。这种心外有法的思想事实上是不对的,那么应该怎样去观照呢?佛法讲传承,你一定要学习圣教量,依教起观。蕅益大师提示我们,要掌控现前一念心识,依止教法来观照我们内心的相貌。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的定位,知道自己还有哪些努力的空间。这样才能使广大的教法有一个明确的会归处。
 
 
 
卷次 線上聽經
YouTube
聲檔
MP3下載
影音
WMV下載
講義 課程講記 複習提綱 名相解釋 註記
簡體 繁體 簡體 繁體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