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釋疑

《佛說阿彌陀經》是一部相當重要的經典,尤其對眾生的幫助更是殊勝,請問為何在五百結集的時候沒有結集出來,而是在佛滅度以後才由部派中展轉傳出?一位淨土的行者,對於他人的質疑應該如何解釋(一)?

發布日期:2024.11.11

現代人一個問題,他習慣用考據的方式、用歷史辯證的方式來研究佛法,當然這樣子是很危險的。首先我們要知道,印度是一個非常不重視歷史的國家,印度人很重視口傳,文字記載很少。而且印度,你看看印度的歷史很短,沒有幾篇,他們不重視歷史的。我們不能夠因為歷史沒有記載就認為它不存在。這樣子的假設,太過大膽了。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義德寺。義德寺有它存在的時間跟空間,有它一定的存在相。假設義德寺在臺灣佛教幾百年來都沒有重要的文獻出現,等到一千年後,人家研究臺灣佛教,欸,義德寺不存在!為什麼?它沒有文獻嘛。你認為這樣合理嗎?所以用文獻來推論這個東西的存不存在,我覺得太過於大膽。你說我們淨律寺,假設我們淨律寺都沒有留下任何的文獻,一千年後大家研究淨律寺,這個地方根本不存在嗎?突然間有一個地方出現一個淨律寺的文獻,哦,一定是從後人那裡蹦出來的!所以我們學佛法不能用文獻的。

                                                         ─節錄《佛說阿彌陀經》導讀─